浅析土建项目管理问题及处理
发布时间:2013/5/31 9:05:00
[摘 要] 现在的项目管理目标一般是建立较高的质量前提下,采取进度和成本相融合的最优方案。文中分析了土建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包括规范化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形式、安全意识等方面,在问题的处理方向提出了领导管理的改进、提高人员素质、改进管理模式以及强化安全管理规范,上述研究进一步可知土建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管理迫在眉睫,应用文中改进的方向显然也是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管理模式 管理规范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工程管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业务范围来看,不仅需要生成项目的计划和进度报表,还需要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等内容。现在的项目管理目标一般是建立较高的质量前提下,采取进度和成本相融合的最优方案。从目前的土建的项目管理软件应用模式的发展来看,传统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土建规模和经济模式了,对我国的土建市场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那么,从整体角度出发,土建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管理迫在眉睫。
一、 土建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
1. 规范化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的土建项目的建设单位绝大多数是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部门),这是因为有的单位自身能力不足,对基本建设程序、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项目执行都存在很大困难。这里有很多问题阻碍了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如有的工程即使已经执行很多天仍然没有正式的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做保证;有的工程缺乏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也存在很大隐患,为了提高 “政绩”,减少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这些不利的问题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豆腐渣工程”就是这样出现的。
2. 人员素质问题
通常情况下,我国土建企业的人员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的素质较低、知识比较匮乏,人员结构非常不合理。第一,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基本没有,一般是大、中专学历者。第二、企业内部缺乏管理人才,而工程技术人员比较多,这就会造成企业内部环境比较混乱,项目管理水平处于很低的水平。现在我国的土建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线工人的是非常匮乏的,然而相对的,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是很低的,工人的利用不能达到最大效益,管理和工作分配也不尽完美,工人的优势也不能充分展现出来。
3. 管理形式问题
我国土建工程的管理形式和计划经济管理形式有很大的关系,调查显示,国内的大型土建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传统的行政和硬性指令形式,这就在管理层面存在很大漏洞,尤其是工期的预测计划中,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实际的发展的计划方案时很多的,通常只是以经验草率的制定工期。另外,在控制体系领域中,企业内部对控制的作用仍然不能引起重视,科学的控制体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都是提高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因为只是凭借经验和主观臆断是与实际情况背离的,事后改善并不能控制整个土建企业的管理模式。然而,在材料的采购方面,土建企业的采购方式是大批量集中采购的。不能采用单一采购的采购的方式进行物资采购,采购形式也是很僵化的。采购的不合理性无疑会增加采购成本同时也会导致场地的浪费。
4. 安全意识问题
在对土建项目的安全事故进行研究时,我们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事故发生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因素。尤其是职工违章操作是最大的隐患,虽然土建作业的职工经验丰富,企业也加强了各岗位的安全控制,但是事故还是时常会发生。工人们的安全是工程正常进行的重要内容,如果工人的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就会导致生产与安全脱节,项目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 问题的处理方向
1. 领导管理的改进
基于土建业的各种问题,首先我们就要加强其领导管理水平。项目负责人要负起责任,在组建完成项目的成员时一定要努力达到完成这个项目所需要的各种要求。那么,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建设初期就要对项目的规模、结构、工期、质量要求、可能遇到的恶劣气候情况和其它指令性特殊要求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提高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项目的内部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素质。新时期的土建业在管理方法和模式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就为行业总体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 提高人员素质
我国的土建业特点属于劳动密集型,主要的劳动者就是一线的操作工人,但是一般一线的操作工人知识少、能力差,阻碍了土建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找到出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土建企业的管理部门要进行严格的人员甄选,不同的专业安排在不同的岗位,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各种技术能力;其次,进行企业内部培训,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提高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的控制能力,保证工程质量和速度;再者,土建业还要加强对对一线工人的专业培训,应岗位只需,职岗位之责,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分配。最后,相应的奖惩制度也是必要的,及时地奖励工作优秀的人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3. 改进管理模式
要想改革土建管理模式就要找到切入点,目前看来管理观念、管理技术、管理体制都是决定土建管理模式的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应逐渐建立新的管理观念、创新发展的管理技术和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管理观念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利润,利润最大化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企业要用科学的决策、创新的发展方式改进的管理观念,提高利润水平。观念的转变和经济发展的是有很大关系,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管理技术方面进行改革时,要注意中外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在管理体制方面,一定要建立科学的、合理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岗位分工、部门分工、环节分工各职责环环相扣。
4. 强化安全管理规范
企业在其发展中不能只顾生产,职工的安全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肯定的说,安全工作占据生产环节绝大部分。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所以,传统的安全管理规范已不再适用,建立一种科学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安全管理体系迫在眉睫。依据工作需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制定不同的安全施工方法是很重要的。即使硬件设施完备,也要健全软件技术设备,与此同时,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也在企业的工作范围内。
研究表明,现在的土建项目管理方式不利于土建业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土建管理模式、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安全管理规范是必由之路。与土建也相关的企业不仅要革新工程技术也要注意管理技术的提高,两者共同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加快中国土建业发展步伐。(资料来源:中国项目管理网)
更多内容敬请查阅:http://www.pm2.com.cn/active38.html